2024/2/23

文組解壓縮文字的能力就是如此強大

 我們需要說服人,但對方不一定總會聽你的。有趣的是,只要多講1、2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彙,就能提高你的說服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

A同事:「我可以先用印表機嗎?」

B同事:「可以先讓我用印表機嗎?因為老闆趕著要。」

假如你正在用印表機,聽到上面這兩個AB同事的請求,你更願意先把印表機讓給誰用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需要說服他人的時刻,然而,你並不一定總是能讓對方聽你的,因為每個人的觀點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但有趣的是,只要多講1、2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彙,就能提高你在對話中的說服力。

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字眼,就能讓影響力翻倍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行銷教授博格(Jonah Berger),著有暢銷書《如何讓人聽你的》(Magic Words: What to Say to Get Your Way)、《如何改變一個人》等書,他透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很多時候,只要換個說法,就能帶來極為不同的效果。

他以哈佛大學一項近50年前的研究為例,研究發現,「因為」這個詞在人類社會中,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詞彙。「因為」能在溝通中起到奇妙的作用,提高說服力,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更加和諧。

研究人員當年在哈佛圖書館進行實驗,他們會刻意等到有一群人在排隊等用印表機,才突然走上前試圖插隊影印,他們會在不知情的受測者面前問道:「我可以先用印表機嗎?」、「可以讓我先用印表機嗎,因為我要複印這份文件?」或是「可以讓我用印表機嗎?因為我趕時間。」

通常正在使用印表機的人,聽到陌生人這麼問都會覺得很唐突,但研究人員發現,只要加上「因為」這兩個字,就會讓正在使用印表機的人停下動作,甚至說服他們答應你的請求,成功機率整整提高了50%。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兩句請求一樣,目的都是「使用印表機」,但卻會因為說法不同,得到不同的結果。

行為科學家努沃爾許(Nuala Walsh)也曾提到,許多知名品牌也會用「因為」這個詞,來讓他們的廣告更有說服力,化妝品牌歐萊雅(L’Oréal)50年來就靠著一句「因為你值得」(Because You’re Worth It)的廣告標語,打響品牌知名度。

用文字讓他人參與理解的過程

多年來,博格從海量的文本中,找出了幾個具有魔力的詞彙(Magic Words),並且編撰成書,他認為只要在溝通中,加上這幾個帶有魔力的字眼,會讓人更容易聽取你的建議。

例如,「推薦」會比「喜歡」來得更有力量,當你說「我推薦這本書」與「我很喜歡這本書」,推薦相較於喜歡,被對方採納的機率提高了30%。

又或者,在與他人交流時,多使用「你」而不是「我」,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和被考慮,這也能增加說服力。

博格點出,能成功說服對方的關鍵,不在於「理由」本身,而是「文字」本身的魔力。

他表示:「你可以有出色的想法,但人們不一定會聽你的。」他認為,我們在語言上進行的微妙改變,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

博格說,當你處於對話的接收端時,你應該試試看這些策略:傾聽其他人使用的特定詞語,並根據他們的語言做出回應,這樣做有助於推動達成協議、解決問題或建立人脈。

當你提出一個建議或理由時,加上「因為」,就能讓對方理解背後的原因,可以更增加說服力,人們更容易接受有合理解釋的建議。重點不是背後的原因,而是讓對方參與「理解的過程」。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對他人觀點的理解和尊重,這不僅能夠使我們更好的與他人溝通,還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共融。

2024/2/1

沒事的,都會沒事的

 有時候,生活裡就是那些零碎不堪的小事,

會在某個深夜裡突然將我們重重擊倒。 如果,沒有力氣抬頭看向天空的繁星的話, 那我會一次又一次,把星星都放進你的手心裡。 告訴你,沒事的,都會沒事的。 「那個需要花十個月才能夠形成的心啊, 又怎麼可以被某個人在一瞬間就擊碎了呢。」 所以,如果你正在為了某個誰傷心, 或為了沈重的壓力、為了求而不得的期待, 沒關係,或許我們確實無法直接離開傷心地, 但我們可以停下來,告訴自己:已經很棒了喔。 不要一直留在,讓自己痛苦的地方喔。 - 《寫於後記》 「不要一直留在痛苦的地方喔。」 這句話是我在傷心的時候,總是會反反覆覆的跟自己說的話;因為生活中的痛苦不會馬上就消失,但只要稍微離開原地,就能多深吸一口氣。 所以,正在感到痛苦的你,沒事的啊, 如果想要逃的話,就暫時先離開這裡吧。 想愛而愛不得的人、難以達成的期待、找不到生活的目標、感受不到活著的價值….所有讓自己的心千瘡百孔的原因,都暫時放一邊吧。 幾分鐘也好,看看手心裡的星星吧, 我想跟你說的,你已經很努力了,你很棒喔。 - 最近身邊的人都狀態不是太好 也常常會深夜感到突然的難受和傷心🥺🥺🥺 希望這篇文可以帶著這些溫柔的你們一些力量 薯片都在的!我幫你吃掉所有的難過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