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6

小米體重計升級為xiaomi bodoy composition 體脂計s400


小米體重計升級為xiaomi bodoy composition 體脂計s400,


外盒正面。


外盒後面。

三節AAA電池驅動,


很神奇是目測以為s400比較大,受體脂感測那四個圈圈影響,


其實堆疊比較之後,面寬是幾乎一樣的,


體重感測靠後方四個腳墊,


由於複數體重感測器,

所以也可以測試單腳平衡除了用電阻計算出體脂率之外,


安裝米家app後打開藍牙跟wifi添加設備,


其他數據應該也是查表或者公式計算,BMI以外的數據參考就好,



或許是用重量跟電阻兩個感測器數據加上我們輸入的身高跟年齡,利用回歸分析或其他統計方法去逼近其他體質數據,




感謝小米推陳出新這些新玩具,讓我們宅宅在家裡才不會太無聊,下次希望能玩到小米汽車。

2024/3/15

2024 資安即未來

 

  • 12:30 - 13:00

    迎賓報到

  • 13:00 - 13:30

    專題演講:2024企業所面臨的資安威脅與如何善用智慧資安

    魏得恩 / 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策略總監
  • 13:30 - 14:10

    企業如何建立虛擬邊界導入端到端安全的連接

    陳清淵 / HPE Aruba Networking 台灣區技術副總經理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企業面臨著越來越複雜的網路安全挑戰。 Aruba 提供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建立強大的虛擬邊界並實現端到端的安全連接。本次議程將深入探討 Aruba 企業如何運用其技術和解決方案來建立可靠的虛擬邊界,並實現端到端的安全連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和網絡環境。

  • 14:10 - 14:40

    VPN日漸消失,擁抱零信任存取之路

    曹家通 / 威實康科技 Symantec首席資安顧問

    現今的企業運行環境中,過往所保護的網路邊界已不存在。企業不能再依賴過往流行的護城河與堡壘的資安思維,擁抱零信任網路存取 ZTNA 是勢在必行,可改善傳統採用 VPN 的資安弱點,縮小企業曝露的受攻擊面。

    賽門鐵克所提供的 ZTNA 架構,可幫助企業組織一次到位導入 SASE 框架及完美整合 Symantec 完整的地端、雲端及混合架構方案。

  • 14:40 - 15:00

    茶歇

  • 15:00 - 15:30

    勒索威脅 攻其不備:企業防勒索的實戰心法

    侯翔齡 / TeamT5資深產品經理

    企業面對勒索攻擊,該如何主動防禦?

    全球勒索軟體攻擊持續造成鉅額損失,其中又以 VPN 漏洞和帳密外洩被利用最多,讓勒索防禦變得難上加難。要預防勒索攻擊,企業必須化被動為主動,採用結合精準威脅情資與進階威脅獵捕技術的端點資安解決方案,才能有效全面防堵勒索攻擊。

  • 15:30 - 16:00

    實現零信任,地、端、雲安全管理攻略

    黃麒翰 / 自由系統資訊服務顧問

    林韋志 / IT Security Manager, Splashtop

    當資安風險無處不在,如何確保企業受到完整資安防護?Splashtop 作為遠端存取軟體的領導廠商,將攜手 IT 資安專家自由系統,從零信任的六大基本構面逐步剖析,更聚焦於遠端連線與存取安全,從解決方案到落地服務一網打盡,協助企業抵禦資安威脅,更具備營運韌性。

  • 16:00 - 16:30

    專題演講:AI盛行世代,企業所面臨的資安挑戰

    陳志明 / 安永企管諮詢公司副總經理
  • 16:30 - 16:40

    幸運抽獎

2024/2/23

文組解壓縮文字的能力就是如此強大

 我們需要說服人,但對方不一定總會聽你的。有趣的是,只要多講1、2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彙,就能提高你的說服力。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陳宜伶 編譯

A同事:「我可以先用印表機嗎?」

B同事:「可以先讓我用印表機嗎?因為老闆趕著要。」

假如你正在用印表機,聽到上面這兩個AB同事的請求,你更願意先把印表機讓給誰用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需要說服他人的時刻,然而,你並不一定總是能讓對方聽你的,因為每個人的觀點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但有趣的是,只要多講1、2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彙,就能提高你在對話中的說服力。

在對的時機用對的字眼,就能讓影響力翻倍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行銷教授博格(Jonah Berger),著有暢銷書《如何讓人聽你的》(Magic Words: What to Say to Get Your Way)、《如何改變一個人》等書,他透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很多時候,只要換個說法,就能帶來極為不同的效果。

他以哈佛大學一項近50年前的研究為例,研究發現,「因為」這個詞在人類社會中,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詞彙。「因為」能在溝通中起到奇妙的作用,提高說服力,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更加和諧。

研究人員當年在哈佛圖書館進行實驗,他們會刻意等到有一群人在排隊等用印表機,才突然走上前試圖插隊影印,他們會在不知情的受測者面前問道:「我可以先用印表機嗎?」、「可以讓我先用印表機嗎,因為我要複印這份文件?」或是「可以讓我用印表機嗎?因為我趕時間。」

通常正在使用印表機的人,聽到陌生人這麼問都會覺得很唐突,但研究人員發現,只要加上「因為」這兩個字,就會讓正在使用印表機的人停下動作,甚至說服他們答應你的請求,成功機率整整提高了50%。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兩句請求一樣,目的都是「使用印表機」,但卻會因為說法不同,得到不同的結果。

行為科學家努沃爾許(Nuala Walsh)也曾提到,許多知名品牌也會用「因為」這個詞,來讓他們的廣告更有說服力,化妝品牌歐萊雅(L’Oréal)50年來就靠著一句「因為你值得」(Because You’re Worth It)的廣告標語,打響品牌知名度。

用文字讓他人參與理解的過程

多年來,博格從海量的文本中,找出了幾個具有魔力的詞彙(Magic Words),並且編撰成書,他認為只要在溝通中,加上這幾個帶有魔力的字眼,會讓人更容易聽取你的建議。

例如,「推薦」會比「喜歡」來得更有力量,當你說「我推薦這本書」與「我很喜歡這本書」,推薦相較於喜歡,被對方採納的機率提高了30%。

又或者,在與他人交流時,多使用「你」而不是「我」,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和被考慮,這也能增加說服力。

博格點出,能成功說服對方的關鍵,不在於「理由」本身,而是「文字」本身的魔力。

他表示:「你可以有出色的想法,但人們不一定會聽你的。」他認為,我們在語言上進行的微妙改變,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

博格說,當你處於對話的接收端時,你應該試試看這些策略:傾聽其他人使用的特定詞語,並根據他們的語言做出回應,這樣做有助於推動達成協議、解決問題或建立人脈。

當你提出一個建議或理由時,加上「因為」,就能讓對方理解背後的原因,可以更增加說服力,人們更容易接受有合理解釋的建議。重點不是背後的原因,而是讓對方參與「理解的過程」。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對他人觀點的理解和尊重,這不僅能夠使我們更好的與他人溝通,還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共融。

2024/2/1

沒事的,都會沒事的

 有時候,生活裡就是那些零碎不堪的小事,

會在某個深夜裡突然將我們重重擊倒。 如果,沒有力氣抬頭看向天空的繁星的話, 那我會一次又一次,把星星都放進你的手心裡。 告訴你,沒事的,都會沒事的。 「那個需要花十個月才能夠形成的心啊, 又怎麼可以被某個人在一瞬間就擊碎了呢。」 所以,如果你正在為了某個誰傷心, 或為了沈重的壓力、為了求而不得的期待, 沒關係,或許我們確實無法直接離開傷心地, 但我們可以停下來,告訴自己:已經很棒了喔。 不要一直留在,讓自己痛苦的地方喔。 - 《寫於後記》 「不要一直留在痛苦的地方喔。」 這句話是我在傷心的時候,總是會反反覆覆的跟自己說的話;因為生活中的痛苦不會馬上就消失,但只要稍微離開原地,就能多深吸一口氣。 所以,正在感到痛苦的你,沒事的啊, 如果想要逃的話,就暫時先離開這裡吧。 想愛而愛不得的人、難以達成的期待、找不到生活的目標、感受不到活著的價值….所有讓自己的心千瘡百孔的原因,都暫時放一邊吧。 幾分鐘也好,看看手心裡的星星吧, 我想跟你說的,你已經很努力了,你很棒喔。 - 最近身邊的人都狀態不是太好 也常常會深夜感到突然的難受和傷心🥺🥺🥺 希望這篇文可以帶著這些溫柔的你們一些力量 薯片都在的!我幫你吃掉所有的難過ㄅ!

2024/1/30

反差

下图是Se辅助的ISTP(左)和劣势Se(右)的INTJ合照  (狗头),两个类型都是MBTI中极其注重独立性和实用性的类型,给人的第一观感确实会蛮像,但是细看大抵是这个合照效果



功能通俗点来说是“动作感知”,这个功能强大的类型往往对现实突发情况的适应意识强,且能偏好关注环境中的变化,快速融入到和环境的互动中。像是大环境的捕食者或者蛰伏的猎手(比喻:狼)。而Se功能劣势,往往是“我看到了但我假装我不看不看”,虽然也会观察环境但动作及肢体反应上往往慢几拍,可能明明要做很帅的动作却突然“平地摔”,会带来一种好玩的反差效果。更像是大环境中的观测者和策划围猎行动的军师但是从根本的底层思维中,ISTP和INTJ的差异是很大的:

作者:若化生备用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2306405/answer/280166498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ISTP类型[1][2]:内倾感觉思考感知(ISTP)型天生具有对实践和应用科学的兴趣,特别是机械应用。在所有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感觉提供了对事物的有形和可见特征的最大的理解,包括其运动特征,你知道能对其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这种类型的人最擅长使用双手,在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中是真正的宝贵才干。在不是机械应用的其他方面,内倾感觉思考感知型的人能使用普遍原则将混乱的数据清理出头绪,从谜团般的现象中清理出意义。接收事实和细节的感觉能力对在经济领域工作的内倾感觉思考感知型的人非常有用,例如证券分析员,或工业和商业的市场和销售分析员,总之,适合在处理数据的任何领域。有的内倾感觉思考感知型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特别推崇节省气力。如果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出需要多少气力,并且付出这些气力,那么他们将是非常高效的人。但是,如果他们过低估计或过分吝啬气力,节省气力就会危险地转变为懒惰,最终什么也做不成。ISTP型手艺者喜欢自己的行为是自然发生、无拘无束的;他们希望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冲动感不受规则、章程或法律的制约。事实上,手艺者可能会极力地不顺从,视等级和权威为不必要的。甚至是令人厌恶的。没有什么违背常规的做法比完全不理睬它们并且不让它们影响制作过程更为有效的了。ISTP型手艺者必须自由自在地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每一步动作都是强烈的欲望使然,他们因为自己能够巧妙地进入下一个步骤而感到自豪。在某种意义上,手艺者不是在运用工具工作,而是在与它们游戏,是凭着冲动的感觉而非按时进行的。如果一个明文规定的计划与他们的冲动感觉相吻合、那就好;如果不吻合,这个计划就会被执行得很糟糕。手艺者也寻求基于冲动的娱乐感觉,随时都会飘飘然,只是因为那感觉如同伴随玩具玩耍一般.外科医生为了进入--轮高尔夫球比赛而改变工作计划,木匠因为海浪上升或鱼儿咬钩而没有及时赶到工作地点,如此逃避公事而沉湎于游戏的渴望对他们极具诱惑力且不可抗拒,ISTP型手艺者还会忠告我们,在他们想做某事时不要去设法阻止他们。除了易于冲动之外、手艺者还表现得非常无畏,再地去冒险而不顾自己经常受到伤害的现实。在所有类型的人中,这部分艺术创造者最倾向于让他们自己或他们的技巧接受意外或临时情况的挑战。他们无止境地于消遣中寻找震撼的感觉,为了其中的乐趣而甘愿冒遭遇灾难的危险。他们因为兴奋而生机勃勃,特别是那些速度快的运动形式——例如疾速竞赛、跳伞运动、滑水运动等。这种冲击巅峰体验的渴望使得他们比别人更易于感到无聊,对刺激的需要驱使他们行动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奇怪的是,手艺者们并不会对正在做的事情感到厌倦,即使在很长时期里什么也没发生。比如在旅行、冲浪、狩猎或者钓鱼活动期间。INTJ类型:内倾直觉思考判断型(INTJ)是16种人格类型中最特立独行的类型,并且对这种独立性颇为自豪。无论他们涉足何种领域,他们都会是创新者。在商业界,他们是天生的组织者。直觉给予了他们蔑视传统偶像的想象力和对可能性不受干扰的远见,外倾思考方式还提供了敏锐的批判组织能力。“无论什么都可以加以改进!”但是,他们可以在工作之外组织自己,但不能对相同事物进行持续地组织,对已经完成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他们不断需要新的任务,面对更大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其能力。在技术领域,他们擅长科研、发明和工程设计。他们会是优秀的数学家,特别是应用数学,但对纯粹数学理论不如内倾直觉思考感知(INTP)型。内倾直觉思考判断型善于思考,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于内倾直觉思考感知型。他们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其兴趣仅限于非常复杂的问题,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循规蹈矩只会浪费直觉,而纯粹理论研究会浪费外倾思考,因为其关注的是理论的实际应用。即使是人格得到平衡发展,该人格类型的人也会倾向于忽略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将批判性态度使用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有害的后果,造成人际生活中的疏离作用。他们应该将批判性态度使用在非人际的问题中和自己身上,对待他人,他们应该采取欣赏(他们没有必要称作情感〉的态度。虽说所有NT型人都擅长于行动筹划,然而策划者(INTJ型人)在规划意外事件或者说“精细管理”方面的能力远远超出其他任何人。偶然性规划中包含着假定推想,用于处理可预知的操作失误以及人员和物资短缺问题。任何复杂性方案在被实施的过程中都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从安排一次家庭成员的欧洲度假到防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欧洲入侵都是如此,这类行动包括了许多许多的步骤,如果希望取得必要的进展,每一步计划都必须与下一步计划相协调,并且可能会受制于无法预知的困难。策划者能够把握住每一个环节对下一个环节的重要程度以及如何进展下去,并能够准备应急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难题。对于当前工作进程的谋划,INTJ型人总是事先确定一个A方案,但他们随时准备换乘B方案——如果需要,还有C方案、D方案。作为柏拉图理性者和亚里士多德辩证型人的一种变体。INTJ 型策划者在许多方面与其他NT型人没有什么不同。像所有理性者一样,他们运用抽象的语言形式进行交流,以功利的态度决定实现目标的方式。他们选择学习科学、全神贯注于技术,并能够较好地完成系统化工作。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实用、怀疑、相对,关注空间上的路口以及临时性的时机。他们把自我形象建立在聪敏、自主、坚定的基础之上。他们的心态尽可能的平静、信赖理性,如饥似渴地向往着获取成就.渴求知识,珍视别人对他们的敏意、希望成为科学技术领域里的奇才。在智能发展上。他们更倾向于训练战略方面的才能,而不是交际、机变特别不是部署能力。此外,由于本性果断、善于谋划,他们更愿意承担协调者这种训诫型角色,相对而言对建造者这种信息型角色不那么感兴趣。而且,矜持的个性决定了他们更满意于策划者而不是陆军元帅的角色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