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技公司Westcoastcloud發表最新調查報告,每十位英國兒童中,就有一位有自己
的iPhone;這項調查針對2,000位有10歲以下孩子的父母進行訪問,10%的父母表示就算
是四歲小孩擁有自己的手機也沒什麼不好,17%的父母是因為拗不過孩子的糾纏才買手
機給小孩,68%的父母表示是為了連繫方便,所以才給小孩手機,5%的小學生已經擁有
自己的iPad。
超過半數的父母擁有智慧型手機,其中15%表示孩子經常使用他們的智慧型手機,72%擁
有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其中10%表示孩子會使用其電腦,平均每位小孩每周花三小
時上網,半數父母並未使用家長控制軟體(parental control)來控管家中的網路連線
內容,22%的父母認為孩子實在是花太多時間在上網;此外,25%的小孩有自己的
Email,8%的小孩擁有社群網站Facebook或MySpace的帳號(不過Facebook規定用戶必須
在13歲以上)。
Westcoastcloud公司Bill Strain表示,孩子對新技術有興趣是件好事,但是讓四歲孩
子擁有自己的手機就非常沒必要。另外,孩子可以使用父母的手機和筆記型電腦,不過
他們上網時父母應提高警覺,避免可能接觸到不適當的內容。英國政府最近正在研討一
項新的通訊法案,要求電信商必須向父母提供各種預防措施,防止孩子接觸網路上的不
適當內容。
2011/9/26
Google+甚至會高達4340萬。Android Market上架
Facebook的f8開發者大會在台灣9/23凌晨盛大展開,除了揭露了一連串吸睛的新機制
外,也順便報告了一下自家引以為豪的當前使用者數量:8億。與此同時,身為挑戰者
的Google+,在2天前正式開放後,據非官方的知名Google+使用者Paul Allen的統計,
用戶也快速的增加了30%,達到粗估3780萬的數目。
這個比例是按照Allen 9/9時所獲得的2870萬用戶做計算,而他還特別解釋,3870萬的
數字是未加入他設置的「誤差係數」(Fudge Factor)之結果,如果加入5%未公開的帳戶
資料,以及10%非羅馬字母系統(Roman alphabet)的帳戶名稱,如亞洲的台灣、日本等
地,目前用戶數甚至會高達4340萬。
在Google+加入之後,原本由Facebook稱霸,大勢底定的「社交圈」,各路人馬頓時開
始動作頻頻,儘管4340萬相較8億仍舊是微不足道,但期盼Google+所激起的這陣漣漪,
能持續擴散出去,繼續保持社交界現在的活力。
早前Google+才剛起步,進行了90天的測試,最近正式推出Beta版本,正式開放註冊,
於Android Market上架,大家毋須再等朋友邀請,都可自行下載至電腦或手機使用。
Google+ Beta相比原來的版本,竟有多達近百項改動,當中大部分是針對社群功能,最
特別的可算是「Hangouts」的一眾功能。「Hangouts視訊聚會廣播」功能就跟傳統的一
對一視訊形式大大不同,用家最多可邀請9個用家同時視訊通話,而且由於其餘9人亦可
各自加插另外的9人參與,令人數幾何級數倍增,故除了簡單的親朋聚會,亦適用於大
型表演活動,進行實時串流的Hangouts視訊聚會。
於進階的Hangouts功能中,亦加入很多網絡互助元素,如用家可分享屏幕畫面、於屏幕
畫板塗鴉、集體創作Google文件等,故應用層面由日常生活,到工作、娛樂亦顧及到。
凡使用Android 2.0版本以上的行動裝置(即手機或平板電腦均可),都可下載Google+
Beta程式;如屬Android 2.3版本以上的流動裝置,更可利用前置相機,透過Google+
Beta行動版參與視訊聚會。至於iOS平台的使用者,亦將於不久後可使用Google+ Beta
行動版。
外,也順便報告了一下自家引以為豪的當前使用者數量:8億。與此同時,身為挑戰者
的Google+,在2天前正式開放後,據非官方的知名Google+使用者Paul Allen的統計,
用戶也快速的增加了30%,達到粗估3780萬的數目。
這個比例是按照Allen 9/9時所獲得的2870萬用戶做計算,而他還特別解釋,3870萬的
數字是未加入他設置的「誤差係數」(Fudge Factor)之結果,如果加入5%未公開的帳戶
資料,以及10%非羅馬字母系統(Roman alphabet)的帳戶名稱,如亞洲的台灣、日本等
地,目前用戶數甚至會高達4340萬。
在Google+加入之後,原本由Facebook稱霸,大勢底定的「社交圈」,各路人馬頓時開
始動作頻頻,儘管4340萬相較8億仍舊是微不足道,但期盼Google+所激起的這陣漣漪,
能持續擴散出去,繼續保持社交界現在的活力。
早前Google+才剛起步,進行了90天的測試,最近正式推出Beta版本,正式開放註冊,
於Android Market上架,大家毋須再等朋友邀請,都可自行下載至電腦或手機使用。
Google+ Beta相比原來的版本,竟有多達近百項改動,當中大部分是針對社群功能,最
特別的可算是「Hangouts」的一眾功能。「Hangouts視訊聚會廣播」功能就跟傳統的一
對一視訊形式大大不同,用家最多可邀請9個用家同時視訊通話,而且由於其餘9人亦可
各自加插另外的9人參與,令人數幾何級數倍增,故除了簡單的親朋聚會,亦適用於大
型表演活動,進行實時串流的Hangouts視訊聚會。
於進階的Hangouts功能中,亦加入很多網絡互助元素,如用家可分享屏幕畫面、於屏幕
畫板塗鴉、集體創作Google文件等,故應用層面由日常生活,到工作、娛樂亦顧及到。
凡使用Android 2.0版本以上的行動裝置(即手機或平板電腦均可),都可下載Google+
Beta程式;如屬Android 2.3版本以上的流動裝置,更可利用前置相機,透過Google+
Beta行動版參與視訊聚會。至於iOS平台的使用者,亦將於不久後可使用Google+ Beta
行動版。
2011/9/25
Building Chromium Windows @ Windows 7 64Bit
http://changyy.pixnet.net/blog/post/29627673-building-chromium-windows-@-windows-7-64bit
great!
great!
資訊學院的30門課 - computer graphics
computer graphics這一門課算是我比較認真的一門課,也是85+認證一族。
課堂一開始,就一直在教畫直線,有人會說,劃直線不就是給個起點與終點,然後呼叫隔壁老王(API),請他幫你油漆就好了嗎?但是如何內插中間的點,而且中間點會有小數,但是pixel位置都是整數,如果給定一個xy線性方程式,要以畫點的api劃出一條線,是相當容易的,但問題是,這個api用了多少次浮點運算,使用了多少個浮點數,這非常的重要,因為FPU比整數運算單元慢很多。學到最後,出社會也不要叫我們寫一個畫直線的api。但是卻很深刻地體認到,程式要跑得快,請注意浮點數的使用,數值程式要跑的正確,請注意浮點數的精確度。畫矩形就跳過去不講。
再還是畫直線,只是畫的是平滑直線,還要交project,沒有修這門課,我永遠搞不懂,大二時我數學系同學問我,為甚麼WINDOWS95的字都糊糊的,大二的我真的答不出來,還敢號稱是資訊系的。原因就是向量字型開啟平滑(ANTI-ALIASING)去鋸齒功能,而且當時解析度很低,例如640X480,邊緣捕的灰階點,看起來就像墨水暈開了,這問題後來怎麼解決的,不用解決啦,面板尺寸變大後,解析度拉高就看不出來了。回到PROJECT,課本只給了一個錐型的微積分方程式,然後老師跟我們說參數把離直線的垂直距離代進去就得到了灰階值。哭了,用C語言怎麼時做一個積分,而且距離直線的距離都是浮點數,也不能用手算後,讓程式查表,老師也沒教。念過數學系的我,這就是我的責任了,答案就留著明天講吧。
課堂一開始,就一直在教畫直線,有人會說,劃直線不就是給個起點與終點,然後呼叫隔壁老王(API),請他幫你油漆就好了嗎?但是如何內插中間的點,而且中間點會有小數,但是pixel位置都是整數,如果給定一個xy線性方程式,要以畫點的api劃出一條線,是相當容易的,但問題是,這個api用了多少次浮點運算,使用了多少個浮點數,這非常的重要,因為FPU比整數運算單元慢很多。學到最後,出社會也不要叫我們寫一個畫直線的api。但是卻很深刻地體認到,程式要跑得快,請注意浮點數的使用,數值程式要跑的正確,請注意浮點數的精確度。畫矩形就跳過去不講。
再還是畫直線,只是畫的是平滑直線,還要交project,沒有修這門課,我永遠搞不懂,大二時我數學系同學問我,為甚麼WINDOWS95的字都糊糊的,大二的我真的答不出來,還敢號稱是資訊系的。原因就是向量字型開啟平滑(ANTI-ALIASING)去鋸齒功能,而且當時解析度很低,例如640X480,邊緣捕的灰階點,看起來就像墨水暈開了,這問題後來怎麼解決的,不用解決啦,面板尺寸變大後,解析度拉高就看不出來了。回到PROJECT,課本只給了一個錐型的微積分方程式,然後老師跟我們說參數把離直線的垂直距離代進去就得到了灰階值。哭了,用C語言怎麼時做一個積分,而且距離直線的距離都是浮點數,也不能用手算後,讓程式查表,老師也沒教。念過數學系的我,這就是我的責任了,答案就留著明天講吧。
資訊學院的30門課 - compilers
第一發會講compiler,是因為昨天去聽了jserv大大在高雄的分享,Android 圖形系統 -- 設計與實做分析 (http://blog.linux.org.tw/~jserv/archives/2011_09.html),真的讓我感觸良多,很多人說資訊科學領域很多教課書上的內容用不到,我覺得不是用不到,而是沒有讀透,或者是工作領域上沒有關聯,但在業界,絕對都有它應用的所在。compiler就是我沒有摸到邊的一門課,今天特別把教課書拿出來,利用超商便當微坡的時間,懺悔了三分鐘。
修compiler最主要的好處在於,這對於開發一個新系統,或者在有限的資源必須開發高計算能力的軟體時,如何選用適用的程式語言,這就很重要,當然還有一門課叫作Programming Language。也才能了解到以native code與vm架構所跑軟體的不同。
大部分的創新與創意,並不是來自偶然,而是不斷的堆砌背景知識,觸類旁通之後的產物。這也是我在工作之餘,還是要吸收許多與工作幾乎沒有甚麼關連的IT知識的關係。
當然跟這個講題最有關的課還有,computer graphic與embedded system。
修compiler最主要的好處在於,這對於開發一個新系統,或者在有限的資源必須開發高計算能力的軟體時,如何選用適用的程式語言,這就很重要,當然還有一門課叫作Programming Language。也才能了解到以native code與vm架構所跑軟體的不同。
大部分的創新與創意,並不是來自偶然,而是不斷的堆砌背景知識,觸類旁通之後的產物。這也是我在工作之餘,還是要吸收許多與工作幾乎沒有甚麼關連的IT知識的關係。
當然跟這個講題最有關的課還有,computer graphic與embedded system。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