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預期的理賠算金融資產
但投報率極低 因為壽險也是拿做低波動(3~5%), 扣掉保戶的平均成本變成公司的獲利。 所以即使是正報酬,平均也在2趴之下而以。 舉重大疾病理賠來說: 20歲保繳20年,年繳22500,假設定存利率1.5%。 第23年獲得身故理賠100萬,保費含息成本544048 獲利100/54.4048=1.83,年化報酬率開23次根號,也才1.026,比定存好2.6%而以。 以平均餘命80歲,獲利100/972328=1.02,1.02^(1/60) = 1.000330098258713趨近於1,也就是約當定存利率。 但人越活越久,假設往後平均90歲,100/1128426=0.886,等於-1+0.886+0.015=-0.099。(1-0.099)^(1/70) = 0.99851182241647。 如果以未來平均餘命90歲,死亡機率呈常態分佈(預估不一定正確)的狀況下,加權投報率為-11%。年化就不算了。 簡而言之,越不幸的人,投報率越高,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虧,小虧來交換安康。 提早死亡只能小賺,要大賺就要就要更大的不幸,例如年紀輕輕就領了重大疾病給付(都是一些預後很差的疾病),然後痛苦地治療幾年後身故,又領一筆死亡給付,或是年紀輕輕就走了,才有可能凹到保險公司。你買保險也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吧。GPT大大表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