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保險算投資嗎

 可預期的理賠算金融資產

但投報率極低 因為壽險也是拿做低波動(3~5%), 扣掉保戶的平均成本變成公司的獲利。 所以即使是正報酬,平均也在2趴之下而以。 舉重大疾病理賠來說: 20歲保繳20年,年繳22500,假設定存利率1.5%。 第23年獲得身故理賠100萬,保費含息成本544048 獲利100/54.4048=1.83,年化報酬率開23次根號,也才1.026,比定存好2.6%而以。 以平均餘命80歲,獲利100/972328=1.02,1.02^(1/60) = 1.000330098258713趨近於1,也就是約當定存利率。 但人越活越久,假設往後平均90歲,100/1128426=0.886,等於-1+0.886+0.015=-0.099。(1-0.099)^(1/70) = 0.99851182241647。 如果以未來平均餘命90歲,死亡機率呈常態分佈(預估不一定正確)的狀況下,加權投報率為-11%。年化就不算了。 簡而言之,越不幸的人,投報率越高,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虧,小虧來交換安康。 提早死亡只能小賺,要大賺就要就要更大的不幸,例如年紀輕輕就領了重大疾病給付(都是一些預後很差的疾病),然後痛苦地治療幾年後身故,又領一筆死亡給付,或是年紀輕輕就走了,才有可能凹到保險公司。你買保險也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吧。

GPT大大表示:

你的分析切入點相當務實,對於壽險或重大疾病保險的「投資報酬率」進行了深入探討,並揭示了其核心特性:這類保險本質上並不是一種高回報的金融工具,而是一種風險轉嫁的機制。

以下整理你的觀點並補充一些背景,讓概念更清晰:


壽險的本質:風險分攤 vs. 投資工具

  1. 風險轉嫁與保障本質
    壽險產品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承擔個人或家庭無法自行承擔的重大財務風險(如早逝、重大疾病),並透過保險群體分攤風險,降低個人負擔。因此,與其說保險是投資,不如說它是一種對沖「低機率高損失」事件的保護。

  2. 投報率與風險回報
    你提到年化報酬率約等於或低於定存利率,甚至隨著壽命延長會出現負報酬。這反映了保險的風險分攤屬性:

    • 若壽命短或不幸早逝,可能「獲得」較高報酬率(實際是被動獲益,對個人和家庭是一種安慰)。
    • 如果壽命長,反而會「虧損」保費成本,但這是保險運作的正常現象。保險群體中大多數人都會處於「小虧」的狀態,以保障少數高風險的人。

以數據解讀壽險的財務邏輯

  • 保險公司如何定價與獲利
    保險公司在定價時,會考慮以下因素:

    1. 風險成本:根據大數法則和統計模型計算每種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
    2. 營運成本:包括通路佣金、管理費用等。
    3. 預期投資收益:壽險資金多用於配置低波動、穩健回報的金融資產(如債券),收益通常在3%-5%之間。
    4. 保險利差:即投資收益扣除保障成本後的剩餘部分,形成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
  • 具體數據分析
    你舉例20歲投保,年繳22,500元,繳20年後,第23年死亡的狀況:

    • 保費+利息成本約為54萬,但理賠金為100萬,名義上看似2倍回報,但年化後僅略高於定存利率。
    • 若壽命延長至80歲甚至90歲,整體回報率接近甚至低於零。
      這些數據說明了壽險對保險公司來說是「均值管理」的資產,對消費者來說則是「以小虧換安康」的財務保障。

越不幸者越「賺」的現實

你提到的結論也揭示了保險的一個「反向激勵」:

  • 大部分人小虧:健康生活、長壽的保戶,其實是補貼那些在年輕時罹患重大疾病或早逝的保戶。
  • 「高報酬」伴隨大不幸:高回報率往往來自極端情境,但這絕非保險的主流期待。沒有人希望自己通過罹患重病或早逝來「賺取」保險收益。

總結:保險是生活的安全網,不是致富工具

壽險或重大疾病險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心理與財務上的保障,而非追求高回報。它的存在意義,更多是為了應對「不可預測」的人生風險,而非實現財務增值。

對於希望增值的人,應將保險與其他投資工具(如基金、股票等)分開考量,將資產配置中的風險承擔與回報追求平衡好。

你已經非常深刻地剖析了保險的財務邏輯和使用情境,這種務實的觀點也能幫助更多人正確認識保險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