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1 是指NVIDIA Tegra® 3的四個 CPU 核心,再加上第五個核心-節省電池電力核心。可變對稱式多重處理 (Variable SMP) 架構可依照需求,讓四顆效能核心發揮最大處理能力,且每一個核心都能根據工作負荷個別自動啟用或停用。
|
第5個節省電池電力核心 - 單一電池電力省電核心負責處理低功耗工作,例如主動待機、播放音樂及影片等,並可由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加以檢視,行動裝置的電池壽命因此得以延長。
|
針對低功耗應用量身打造,全新的 12 核心NVIDIA GeForce GPU能提供豐富的視覺體驗及傑出的行動遊戲可玩性。
|
2012/12/13
NVIDIAR TegraR 3 四核心
2011/10/15
處理器大廠超微( AMD)日昨向美國德拉瓦州威明頓( Wilmington)聯邦法院控告,先前宏達電耗巨資買下威盛子公司S3 Graphics,並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 )控告蘋果涉嫌侵權所引用的4項專利權,實際上是歸屬於旗下繪圖晶片公司ATI。
處理器大廠超微( AMD)日昨向美國德拉瓦州威明頓( Wilmington)聯邦法院控告,先前宏達電耗巨資買下威盛子公司S3 Graphics,並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 )控告蘋果涉嫌侵權所引用的4項專利權,實際上是歸屬於旗下繪圖晶片公司ATI。
超微希望ITC暫緩進行S3控告蘋果侵權案的調查,先讓法院來決定這4項專利權、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擁有者?據外電報導,ITC原本預計在11月1日,就S3控告蘋果侵權一案公佈最終決定。
宏達電耗資3 億美元買下S3,並控告蘋果侵權。而根據ITC法官7月的裁決,蘋果侵犯了S3的2項繪圖晶片相關專利,另2項專利則無效,而ITC現在正就此裁定進行複審。
只是沒想到,與蘋果有合作關係的超微,卻在此時出面宣稱S3控告蘋果侵權的這4項專利,實際上歸屬於子公司ATI。
超微指出,子公司ATI在2001年3月買下了Sonicblue部份事業後,就取得了這些專利,ATI雖擁有這些專利,但拒絕以原告身分參與ITC訴訟。超微還指出,除非德拉瓦法院下令暫停審理作業,否則ITC將可作出裁定,禁止配備超微繪圖晶片的蘋果電腦進口販售。
至於蘋果方面則否認侵犯S3專利權,而且也向ITC申訴,希望ITC裁定S3並未擁有這些專利。
不過S3方面則表示,S3於2001年1月自Sonicblue 接收了這些專利,美國政府於2002年記錄了這次專利移轉,所有的公開文件也都支持S3擁有這些專利,S3確實擁有此4項專利權,AMD在接近ITC終判的時候才提出這樣的說法,只是為了干擾ITC審判進行。
宏達電、蘋果專利權大戰,正式進入第二回合。ITC昨日同意宏達電8月中旬與9月初提出蘋果共侵犯宏達電8項專利的請求,對蘋果展開侵權調查。
由於蘋果7月初在ITC控告宏達電侵權,也已獲得ITC同意調查,昨日ITC同意宏達電的要求後,代表雙方專利權之爭已進入第二回合。
蘋果7月初在美國ITC對宏達電第二度提出侵權訴訟後,宏達電先在8月中向ITC反告蘋果侵權,8月底取得Google轉移給宏達電的9項專利後,宏達電在9月8日趕緊向ITC補件。
昨日ITC終於通過宏達電請求,決定開啟蘋果是否侵害宏達電專利的調查。
綜合宏達電對蘋果第2度提告的項目,包括兩項與WiFi相關專利,宏達電自行開發的PDA系統、通訊系統、電源系統三者間相互通訊專利,以及4項由Google轉讓給宏達電的專利,包括OTA(Over-the-Air,即透過3G或WiFi等無線方式獲得最新軟體或作業系統)、序列週邊介面(SPI)、主機與外接式記憶卡或外接式硬碟(如iPod)的設定等。
就專利殺傷力來看,兩項WiFi相關專利與4項Google轉讓給宏達電的專利,乍看之下相差不多,都具有十足威力,不過,宏達電握有的WiFi專利顯然是構成WiFi通訊協定的基礎之一,宏達電必須服膺於FRAND原則之下,也就是說,一旦ITC因WiFi專利而做出對蘋果不利的決定,蘋果可以要求宏達電授權,宏達電不得拒絕、也不能提出高於市價的授權金,沒辦法透過WiFi專利達到讓蘋果產品在美國禁售、以便逼蘋果和解的目的。
而Google轉讓給宏達電的專利,相較之下不屬於無線通訊基本協定範圍,不需服膺FRAND原則,只要ITC能做出對宏達電有利的判決,宏達電就有機會藉由蘋果產品在美國禁售的機會,要求蘋果不再透過訴訟手段對宏達電苦苦相逼,或是對蘋果提出高額賠償。
2011/10/14
拖稿數月的 AMD 新處理器 Bulldozer(推土機)
樣,產品遲遲沒出來,網路上卻有意無意放出八卦消息。這次 SiSoftware(Sandra的
製作公司)意外洩漏 Bulldozer 測試數據,雖然網頁已經被緊急撤下,不過還是被萬
能的 Google網頁快取抓了出來。
工程版效能僅供參考
從規格來看,AMD這顆測試用的Zambezi(Bulldozer的桌上型版本)規格與目前得知的
型號有些出入。核心時脈為2.8GHz,Turbo時脈則是3.8GHz,是八核心八執行緒的處理
器。而拿來對比的Sandy Bridge處理器則是3GHz,Tubro時脈為3.6GHz的版本,是四核
心八執行緒的Core i7。不過即便是這顆Sandy Bridge,與市面上的版本也對不上來,
因此不難想像這2款處理器都是工程版產品,與未來或現在的市售處理器規格會有落
差。
▲由於是工程版產品,時脈跟快取等規格都與市售版不同。
八核打四核仍敗
根據SiSoftware的測試數據,即便是8C8T(八核心八執行緒)的對上4C8T(四核心八執
行緒)的Core i7仍無法抗衡,效能快被Sandy Bridge完封。但是我們無法得知
SiSoftware是在什麼樣的條件、環境下進行測試,加上Sandra曾被玩家反應測試無法表
現處理器真實效能(事實上也沒有一款測試軟體能反應真實狀況)。因此測試數據雖然
一面倒向Sandy Bridge,但是未來Bulldozer是不是真的這麼糟糕還是很難說,畢竟
Bulldozer還在測試階段。
▲首先是處理器運算能力,毫無疑問地完全被Sandy Bridge壓制。
▲多媒體方面,由於Intel有AVX加持,提升的幅度自然遠高於AMD。
▲同樣在加密方面有AVX指令集幫助下,表現優於AMD,但是整體而言AMD仍有18%左右的
優勢。
▲記憶體頻寬方面,雖然效能略輸,但是可支援DDR3-1866是其優勢。
▲轉檔測試部分,處理器效率上落後22%,由於不支援GPU轉檔,因此該項無成績。
▲快取效能上還是呈現落敗局面,幅度大約為25%。
▲延遲測試方面數值越低越好,差距最高可達73%。
現時的四核心處理器在玩遊戲或使用圖形軟件時,大家可能覺得已經用不盡,所以會覺得很浪費。但如果喜歡研究處理器超頻,這些處理器都會鎖上。在2011件10月12日AMD 公司(NYSE: AMD)今日發表 AMD FX 系列CPU,為桌面型電腦使用者帶來完全不鎖倍頻以及自訂化的體驗。首款八核心桌面型電腦處理器,建議售價為245美元(約港幣1,906元),為個人電腦與數碼狂熱玩家,打造美麗的多顯示屏遊戲畫面、多工處理能力(Mega-tasking),以及高畫質內容創作的環境。此款產品也是第一個在零售市場上推出的全新多核心架構(代號為Bulldozer)處理器。此架構的產品線之下,還包括AMD即將推出的伺服器專用CPU(代號為Interlagos)以及新一代AMD APU(加速處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s)。
而超頻玩家必能享受AMD FX處理器所達到的時脈速度,而個人電腦使用者與高畫質媒體愛好者,則將會喜愛由AMD FX處理器所打造出的均衡性能,同時價格實惠的桌面型電腦系統,盡情享受非凡的感官體驗。
所有AMD FX CPU皆不會鎖定處理器倍頻設定,讓使用者更容易控制,奠定完善的超頻基礎,讓個人電腦玩家享受更高的CPU時脈,以及大幅提升的系統效能。此系列的處理器採用AMD Turbo Core技術,能針對各個CPU核心動態調整其優化的效能,即使是在高負荷的工作量下,處理器的效能也能夠提升到最高。
由即日起,下列AMD FX CPU產品將透過全球零售商公開發售。在這一輪全新產品發表之後,還有許多其他AMD FX CPU與採用AMD FX處理器的系統會陸續推出市場。
FX-8150處理器:八核心處理器,一般運作時脈為3.6GHz,開啟Turbo Core技術時,時脈提升至3.9GHz;開啟Max Turbo技術,時脈增加至4.2GHz,建議售價為245美元(約港幣1,906元)。FX-8120處理器:八核心處理器,一般運作時脈為3.1GHz,開啟Turbo Core技術時,時脈提升至3.4GHz;開啟Max Turbo技術,時脈增加至4.0GHz,建議售價為205美元(約港幣1,594元)。
FX-6100處理器:六核心處理器,一般運作時脈為3.3 GHz,開啟Turbo Core技術時,時脈提升至3.6 GHz;開啟Max Turbo技術,時脈增加至3.9 GHz,建議售價為165美元(約港幣1,283元)。
FX-4100處理器:四核心處理器,一般運作時脈為3.6 GHz,開啟Turbo Core技術時,時脈提升至3.7 GHz;開啟Max Turbo技術,時脈增加至3.8 GHz,建議售價為115美元(約港幣894元)。
使用者可以用經濟的價格購買採用AMD FX CPU與AMD 9系列晶片組的主機板,再配合AMD Radeon™ HD 6000系列顯示卡,組裝出AMD「Scorpius」平台,感受強勁的遊戲以及高畫質娛樂體驗。作為「Scorpius」平台的元件,AMD FX CPU亦支援AMD CrossFireX™技術,在一部個人電腦內可裝上多張顯示卡,藉此獲得令人驚嘆的視覺經驗,並可藉由AMD Eyefinity多顯示屏輸出技術,最多同時驅動六台獨立顯示屏,組合出超高解像度的顯示畫面。使用者可利用AMD CatalystControl Center™控制中心 / AMD VISION引擎控制中心(VISION Engine Control Center)取得定期發布的更新檔,改進系統效能並提升穩定度,並安裝新發布的的軟件更新。
2011/10/9
設計學院的致勝武器,渲染、貼圖都難不倒它。
開學了,設計學院常用的軟體有3D Studio Max、Maya、 AutoCard等等。運用到渲染時,利用遊戲卡 運作時,往往力不從心?不是破圖,就是速度 太慢,明天老師就要我們交作業,我們要怎麼辦? 所謂的開學機,就是學生機,錢一定花在刀口上, 學生還不會賺錢,沒辦法像這位仁兄,開出這麼 恐怖的菜單,推土機加4-way crossfire。 參賽這台PC我研究了一月才定案, 除了參加XF的比賽之外,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理由。 在我心目中是最佳C/P值。 以下是我的料件,選擇AMD平台, 倒不是因為可以開核,原因最後再說, 主機板使用AMD AM3+平台。 清單如下: CPU: AMD X3-455三核/3.3G/L2:512k*3/95W/45nm(代理商盒裝) NTD$ 2,250 M/B: 華碩 M5A78L-M/USB3 (M-ATX/HDMI+DVI+D-Sub/DIMM*4/USB3 NTD$ 2,290 DRAM: Kingston KVR 4G*4 NTD$1390 SSD: Kingston SSDNOW V100 128GB $6690 HDD: Seagate 3.5吋 500G SATA3-2Y (ST500DM002) NTD$ 1,200 DVD: LITEON IHAS524 24X DVD 燒錄器 NTD$530 POWER: 技嘉 雷帝瓦 400W 80+ NTD$1290 CASE: Cooler Master Elite 341 $1150 MOUSE: 技嘉M6800 電競鼠 NTD$250 K/B: lenovo oem NTD$ unknow 隨身碟: Kingston DataTraveler 100 G2 16GB (看在16GB的份上就算一項吧!!!) 揚聲系統: Intel 耳機 (好吧!我承認是來湊件數的。) 以上 NTD$ 10350 喇叭、鍵盤與螢幕就不表列。 ![]() ![]() Kingston KVR 4G這不用在介紹,特色是窄版。 ![]() ![]() ![]() Kingston SSDNOW V100 128GB ![]() ![]() 跟一般2.5"HDD差不多大 沒小到哪去 ![]() 主機板挑選的理由是,有內建USB3, 電腦如果要再用四年,USB3是一定要的, 而且相對於無USB3的另一塊ASUS M5主機板, 價差只有200。 至於SATA 6G,這塊版子沒有支援, 因為5Gbps也只有貴族硬碟,頂級SSD才用的到。 比如Kingston HyperX,追求極致效能可以考慮。 一顆要價就相當於一台電腦,與開學的主題不符, 故不列入考慮。 ![]() ![]() ![]() ![]() ![]() ![]() ![]() ![]() ![]() ![]() 固態電容,看起來就滿爽的。 ![]() 四條記憶體插槽,這也是我挑他的緣故,可以上到16GB。 日後升級無煩惱。 ![]() 北橋散熱片,位置不錯,吃的到CPU吹出來的風, ![]() 最後一個核心組件就是成為學生殺手機的秘密武器, AMD Firepro V4800 ![]() 裡面有四張驅動程式 ![]() 沒有外接電源,我也覺得滿訝異的,這樣至少證明還滿省電的, 不用花太多錢在POWER上。 ![]() ![]() 背面記憶體顆粒。及強化背版。 ![]() 三個輸出,D-SUB與HDMI可以用DVI轉,可以外接三個螢幕,若連主機板上就是五個,有夠多。 ![]() 其他的料件大概就依核心組件的組合來搭配。 我不是對技嘉有品牌迷思,這隻滑鼠M6800真的大隻便宜好用。 壞了再買一隻就好。 ![]() ![]() LITEON的燒錄機應該不用在介紹了。支援光雕,好像也很少人在用光雕。 ![]() ![]() ![]() ![]() Seagate 500G的光碟機,畫畫圖不抓檔,不用買到1T的,500省起來。 ![]() ![]() 防毒軟體也是很重要的,不想看小紅傘的廣告,用送的Norton 360。 ![]() ![]() 3核CPU,可以開四核,不過不考慮,如果影響 渲染效果,我還要去抓是不是我畫不好。 而且若complier不支援,第四核的邊際效能不大。 ![]() ![]() ![]() ![]() ![]() ![]() ![]() ![]() ![]() ![]() ![]() ![]() 怕顯卡v4800吃電太兇,還有x3-455也不徨多讓, 買個中等的80+Power,免得不穩定。 若沒v4800,機殼牌的就可以勝任。 ![]() ![]() ![]() ![]() ![]() ![]() ![]() ![]() 全黑化,接頭也很齊全,12cm風扇一定要的, 12V接頭有兩組,當然也有Pci-e顯卡接頭。 ![]() ![]() ![]() ![]() 最後看機殼,順便裝機,沒有全黑化,算是不算缺點的缺點。 ![]() ![]() 最大賣點是全免螺絲,要被偷零件比較快。 ![]() ![]() ![]() 我最甲意的是這個12cm風扇,真的很夠誠意, 不過找不到地方插,這是主機板的錯。 ![]() 這裡大小碟也免螺絲。 ![]() 加這裡就是三大三小了,對M-ATX主機板來說,這只機殼剛剛好用。 ![]() 上了CPU, 先上一條4G的,裝好在上另外一條。 ![]() 不是說免螺絲嗎?還送一大包,真有誠意。 ![]() ![]() ![]() 光碟機,免螺絲的卡榫是兩段式的,先unlock在往上提。 ![]() ![]() ![]() SATA線跟電源線真的太暗看不到,所以我是拉出來裝再插進去。 ![]() ![]() ![]() ![]() 因為主機板附的SATA線有轉彎,所以就決定用他了。 ![]() HDD還是決定讓他住外面,比較涼。上螺絲也比較不會搖。 ![]() 先用內顯灌完windows, ![]() ![]() 最後上外顯v4800,硬體方面沒問題。但根據我的經驗, 裝軟體才是最久的,上驅動windows update,Norton 360也要update。 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為了趕12:00發文,我就一邊發文一邊安裝軟體。 ![]() 心得分享: 整個平台是依據V4800來安排的,並不是說Quadro不好,上一台繪圖機就是裝Nvidia的, 單純想換ATI的,而且V4800是GDDR5 128bit,算很有誠意了,而且DELL貨只要5000多,其他代理商要上萬元喔, 雖然少了保固,但這是開學機,預算不多。ATI的卡,所以我就挑AMD的平台,有USB3的板子,所以決定是 華碩 M5A78L-M/USB3,3.3G加三核心的組合,在價格、多工與單工效能取得一個平衡點。 要買POWER前,去用計算機算過TDP 約280W,所以400W 80+,為外來四年留一點Margin。 在來就是配色,這樣內斂黑的搭配我很甲意,謝謝各位網友大大跟評審將文章看完,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