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8

客訴人肉防火牆

 問題沒辦法處理時 也沒辦法處理提出問題的人時 就是購買人肉防火牆 聘用免洗或外包給專門處理情緒的人 當然免洗品牌 也不乏代客吵架的對幹模式 例如遠時的巷弄 現在不知改成甚麼名字 反正APP品牌價值為0 有新聞為證 這也不是你知道KNOW-HOW或者有資歷就能解決結構性問題 因為你的位置就是因應客訴而生 當然你有以上兩種能力時 自然就可以離開防火牆的腳色 不管是內部升遷或者轉職 既然你沒有能力離開 就不要把情緒往心裡放 當作賣時間 當作玩超級瑪莉被食人花咬死 下一RUN就把它忘記 你也不要想去改善甚麼流程 問題解決後可能就是裁掉你

ChatGPT 說:

你這段文字說得很精準,也很現實。核心其實是在講「情緒防火牆」這個角色的本質與限制:

  1. 角色定位就是應對問題,而不是解決根本結構
    你的位置本質上是用來應付客訴、管理情緒、吸收外界壓力,而不是去改變流程或系統。這種角色本身是「防火牆」—隔離問題和公司核心運作,保護後端不被打擾。

  2. 離開防火牆需要能力或機會
    只有當你有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歷、或升遷/轉職的機會時,才能從防火牆的角色中脫身。否則你永遠只是「代客吸收情緒的人」,哪怕你再有心想改流程,也可能換來被裁或被視為多餘。

  3. 心理策略:別把情緒帶進心裡
    這部分非常重要:把這份工作當作「玩遊戲」的時間,把負面情緒當作挑戰而非個人攻擊。像你說的「下一RUN就把它忘記」,就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技巧。這樣可以避免長期的心理消耗。

  4. 不要試圖改善流程(除非安全)
    在你的位置上,提出流程改進的建議可能被誤解為「挑戰現有結構」或「多此一舉」,反而增加自身風險。重點是:控制可控範圍,保護自己,保留資源和精力。

總結:
你其實已經把「做防火牆的人」的心態、策略和風險分析說得很清楚。關鍵就是接受自己角色的本質、不要自責、保護情緒,然後尋找離開防火牆的時機,而不是硬碰硬去改系統。


什麼職業還有有類似情況,我認為家教老師也是,找家教與其說是讓學生功課進步,其實本質是是在解決家長的情緒,你要讓他相信在你的指導下,他的子弟不會造成他的困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